馨苑田園押花

最新消息押花生活我的三種旅行人生:在步履間,遇見不同的自己

我的三種旅行人生:在步履間,遇見不同的自己

我的三種旅行人生:在步履間,遇見不同的自己
旅行於我,從不是單一的逃離或奔赴,而是嵌入生活肌理的三種存在形態。它們如同三棱鏡的三面,折射出不同光影下的風景,也拼湊出我與世界對話的完整模樣。
第一種旅行,是徹底的“放空模式”。選一個好口碑的旅行團,把行程、住宿、餐飲統統交出去,自己只帶着一雙眼睛和鬆弛的心情出發。不必糾結下一站往哪走,不用操心午餐吃什麼,跟着隊伍穿行在景點間,像蜻蜓點水般掠過山川湖海。或許是在古鎮的石板路上隨人流漫步,或許是在景區的觀景臺聽導遊講一段傳說,餓了就嘗一口當地小吃,累了便在樹蔭下歇腳。這種旅行沒有“任務感”,如同給大腦按下暫停鍵,所有的感官都用來接納當下的輕鬆,不用思考意義,本身就是意義。
第二種旅行,是追光逐影的“執着模式”,也是我最偏愛的模樣——攝影團的早出晚歸。爲了捕捉日出時分穿透雲層的第一縷光,凌晨四點就得摸黑起牀;爲了等待日落時湖面泛起的鎏金波光,能在寒風裏站着守候兩三個小時。住的地方或許只是簡單的民宿,吃的飯菜也多是匆匆對付,但當鏡頭裏定格下雲霧繚繞的山巔、晨霧中甦醒的村落、星空下靜謐的湖水時,所有的疲憊都成了值得的鋪墊。這種旅行藏着“較勁”的快樂,我們追的不僅是美景,更是那份獨一無二的瞬間,拍到的每一張照片,都是與風景深度對話的勳章。
第三種旅行,是私享時光的“定製模式”,專屬於我和老伴的二人世界。出發前要做足功課,一起翻看攻略,把他想看的老街、我想逛的書店都一一列入行程,再和定製師慢慢打磨細節。行程裏沒有旁人的喧囂,只有彼此的腳步。在海邊找一家小館慢慢吃海鮮,聽浪聲漫過閒談;在古鎮的茶館裏泡一下午,看陽光在茶盞裏移動;遇到喜歡的角落,就停下來多待一會兒,不用遷就任何人的節奏。這種旅行裝滿了“默契”,風景是背景,身邊的人才是主角,每一步都走得從容又安心。
疫情前,我帶着老伴跑遍歐美,看遍異域風情;疫情後,腳步轉向中國,熟悉的語言、相近的文化,反倒讓旅行多了份自在。前兩年忙着買房裝修,旅行的計劃暫時擱淺,如今一切迴歸正軌,我終於又能拾起這份熱愛,在三種旅行模式裏自由切換。
有人問我哪種旅行最好,其實沒有標準答案。放空的旅行給我喘息,攝影的旅行讓我沉醉,定製的旅行藏着溫情。它們都是我與世界相處的方式,在不同的步履裏,遇見不同的風景,也遇見更豐盈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