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1
押花作品賞析
2
押花生活
3
幸福好宅/一切都在適應中4
https://www.fen.url.tw/ 馨苑田園押花
馨苑田園押花 台北市文山區樟新街8巷5弄6號
我的三種旅行人生:在步履間,遇見不同的自己 旅行於我,從不是單一的逃離或奔赴,而是嵌入生活肌理的三種存在形態。它們如同三棱鏡的三面,折射出不同光影下的風景,也拼湊出我與世界對話的完整模樣。 第一種旅行,是徹底的“放空模式”。選一個好口碑的旅行團,把行程、住宿、餐飲統統交出去,自己只帶着一雙眼睛和鬆弛的心情出發。不必糾結下一站往哪走,不用操心午餐吃什麼,跟着隊伍穿行在景點間,像蜻蜓點水般掠過山川湖海。或許是在古鎮的石板路上隨人流漫步,或許是在景區的觀景臺聽導遊講一段傳說,餓了就嘗一口當地小吃,累了便在樹蔭下歇腳。這種旅行沒有“任務感”,如同給大腦按下暫停鍵,所有的感官都用來接納當下的輕鬆,不用思考意義,本身就是意義。 第二種旅行,是追光逐影的“執着模式”,也是我最偏愛的模樣——攝影團的早出晚歸。爲了捕捉日出時分穿透雲層的第一縷光,凌晨四點就得摸黑起牀;爲了等待日落時湖面泛起的鎏金波光,能在寒風裏站着守候兩三個小時。住的地方或許只是簡單的民宿,吃的飯菜也多是匆匆對付,但當鏡頭裏定格下雲霧繚繞的山巔、晨霧中甦醒的村落、星空下靜謐的湖水時,所有的疲憊都成了值得的鋪墊。這種旅行藏着“較勁”的快樂,我們追的不僅是美景,更是那份獨一無二的瞬間,拍到的每一張照片,都是與風景深度對話的勳章。 第三種旅行,是私享時光的“定製模式”,專屬於我和老伴的二人世界。出發前要做足功課,一起翻看攻略,把他想看的老街、我想逛的書店都一一列入行程,再和定製師慢慢打磨細節。行程裏沒有旁人的喧囂,只有彼此的腳步。在海邊找一家小館慢慢吃海鮮,聽浪聲漫過閒談;在古鎮的茶館裏泡一下午,看陽光在茶盞裏移動;遇到喜歡的角落,就停下來多待一會兒,不用遷就任何人的節奏。這種旅行裝滿了“默契”,風景是背景,身邊的人才是主角,每一步都走得從容又安心。 疫情前,我帶着老伴跑遍歐美,看遍異域風情;疫情後,腳步轉向中國,熟悉的語言、相近的文化,反倒讓旅行多了份自在。前兩年忙着買房裝修,旅行的計劃暫時擱淺,如今一切迴歸正軌,我終於又能拾起這份熱愛,在三種旅行模式裏自由切換。 有人問我哪種旅行最好,其實沒有標準答案。放空的旅行給我喘息,攝影的旅行讓我沉醉,定製的旅行藏着溫情。它們都是我與世界相處的方式,在不同的步履裏,遇見不同的風景,也遇見更豐盈的自己。 https://www.fen.url.tw/hot_524623.html 我的三種旅行人生:在步履間,遇見不同的自己 2025-10-24 2026-10-24
馨苑田園押花 台北市文山區樟新街8巷5弄6號 https://www.fen.url.tw/hot_524623.html
馨苑田園押花 台北市文山區樟新街8巷5弄6號 https://www.fen.url.tw/hot_524623.html
https://schema.org/EventMovedOnline https://schema.org/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
2025-10-24 http://schema.org/InStock TWD 0 https://www.fen.url.tw/hot_524623.html

2025年鮮花押花乾燥體驗班,法式押花證書課程,押花灌膠證書班,押花玻璃鑲嵌系統課程,陸續開課,歡迎喜愛植物的朋友們預約報名.

相關連結:https://fb.watch/oApWrTpdRy/

幸福好宅/一切都在適應中
搬到文山區樟新街已經二星期了,感受是除了喜歡還是喜歡啊!
有個20坪大大的院子,可以坐在椅子上看看植哉做做押花,就算是發呆也都很優閒。
雖然沒有了青田街的繁華和熱鬧,這裡更是可以好好創作思考的所在,在窗裡在窗外,風吹過雨落下鳥的鳴叫都像一首詩一樣。
由於我的搬家物實在是很多,光每天在自己屋裡上上下下的找尋都12000步以上,體能訓練的真夠好
11月10日搬家。11月20日正式開始上課,搶頭香的是澳門學生,一連10天的密集上課,為了一場人生中很重要的押花展來到了我這裡研習創作。
由於我呢!還有很多新設備還沒買,對澳門同學小薇有點不好意思。因此,這回她來上課10天的時間,老師我全請客,中餐全包。就是為了感謝有她,讓我積極的整理搬家所有
我也很認真的培訓這位有才華的女子,讓她能順利展出成功成爲澳門一姐
後續的日子裡我也會持續發文讓大家欣賞,這陣子謝謝好多好多好朋友們的祝福和關心,好開心,真的,感謝有你們

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